近日,《南京照相館》正在熱映,在電影里,照相館中的暗房既是一群普通人的避難所,也是守護歷史真相的隱秘陣地。
銀幕之中的故事令眾多網(wǎng)友為之心痛,但銀幕之外的真實歷史比電影更加沉重:兩位愛國青年羅瑾、吳旋接力守護一份浸染著鮮血的相冊。這個相冊最終出現(xiàn)在南京審判戰(zhàn)犯軍事法庭上,成為審判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的罪證。
一位青年冒著生命危險
沖洗加印日軍暴行的照片
在《南京照相館》中,故事發(fā)生的重要場景被放置在“吉祥照相館”,背后的歷史則發(fā)生在南京的華東照相館。
1937年12月,侵華日軍占領南京,羅瑾正在華東照相館做學徒。在1938年1月的一天,一個日本軍官拿著軍刀,讓羅瑾沖印兩卷膠卷。時年15歲的羅瑾被底片上觸目驚心的暴行畫面所震驚:砍頭、活埋……這些罪惡的瞬間讓羅瑾激憤難平。
為了保存罪證,羅瑾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加洗了30余張照片,又用硬紙自制了一個小本子,選取了16張裝訂成冊?!澳慷昧巳毡救诉M城后對我們進行燒殺奸淫,真的從內(nèi)心上恨他們。我心里有一個動機,要把這些照片想辦法留一套。”
在相冊封面,羅瑾畫了一幅圖:左邊是兩顆鮮紅的心臟,右下方一把利刃刺向心臟,滴出了鮮血。
在當時,私藏這些反映日軍暴行的物品非常危險,但羅瑾仍將這本相冊秘密保存了兩年多。
1940年,羅瑾迫于生計,離開了照相館,進入位于毗盧寺內(nèi)的交通電訊集訓隊學習。羅瑾在廁所的土墻上掏了個洞,將相冊藏到里面,然后把土塊又恢復原狀。
但羅瑾仍舊不放心,隔三岔五去檢查。一天他突然發(fā)現(xiàn)相冊不見了?!叭绻鄡员蝗哲姲l(fā)現(xiàn),必將招來殺身之禍?!绷_瑾因相冊失蹤而逃離南京。
一位青年意外撿到相冊
生死守護,只為血證永存
這本承載著民族血淚的相冊,意外被羅瑾的同學吳旋發(fā)現(xiàn)。
翻看這些日本侵略軍暴行的照片,吳旋大吃一驚,雙手不住地顫抖?!昂芫o張,很氣憤,我覺得這個相冊今后可以作為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?!?/p>
當時面對日軍突擊檢查,吳旋沒有將藏在身上的相冊交出。吳旋坦言,那是他離死亡最近的一次,要是日本人搜身,肯定沒命了。
吳旋心中只有“保存罪證”這一個念頭,他把相冊藏在毗盧寺一尊坐佛的底座中。畢業(yè)后吳旋輾轉(zhuǎn)多處,但始終把這本相冊珍藏在箱子的最底層。這個不為人知的秘密,一藏就是6年。
1946年10月,南京街頭貼出布告,南京審判戰(zhàn)犯軍事法庭征集證據(jù)??吹讲几婧螅瑓切龔钠は涞紫氯〕瞿潜居蒙刈o的相冊,送到當時的南京市臨時參議會。
他在呈文書中寫道:“經(jīng)無數(shù)困苦,始終未忍遺棄,以便將來供與敵人清算之資料”,字字泣血,句句鏗鏘,他仿佛將這些年的隱忍與期盼都傾注其中。
△此日軍暴行相冊成為南京大屠殺案“京字第一號證據(jù)”
最終,羅瑾、吳旋接力保護的相冊被編號為南京大屠殺案“京字第一號證據(jù)”,成為審判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的鐵證。1947年4月26日,谷壽夫被押赴南京雨花臺執(zhí)行槍決。吳旋的女兒吳建琦回憶道,得知消息后,父親望著天空長長地舒一口氣,像是卸下了多年的重擔。
這本珍貴的相冊
入選“世界記憶”遺產(chǎn)名錄
1993年,年屆七旬的羅瑾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。眾多的展品中,正有他當年冒險收藏的照片。
1995年,羅瑾與吳旋在南京重逢,直到此刻,兩位老人才完整知曉這本相冊背后所有的風雨波折。
△羅瑾(左)和吳旋(右)在南京重逢時拍下的合影
吳旋、羅瑾兩位老人分別于1998年和2005年去世,他們留給世人的這本無比珍貴的相冊,被珍藏于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,并于2015年10月9日,與國內(nèi)各檔案機構所存其他南京大屠殺檔案一起,入選了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“世界記憶”遺產(chǎn)名錄。
羅瑾和吳旋保存的16張日軍拍攝的暴行照片,是用生命接力守護的鐵證,也是一個民族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。勿忘歷史,吾輩自強!
監(jiān)制丨李浙 主編丨馬文佳 編輯丨隋邦科 總臺記者丨景明 部分素材綜合荔枝新聞、現(xiàn)代快報等
羅瑾,吳旋,《南京照相館》